北京山西企业商会-ag凯发k8国际

商会动态  

中秋国庆山西游十大必去旅游景点

2010-9-14 10:42:15

信息内容

 

    人说山西好风光,适逢今年中秋国庆长假相连,三晋大地的旅游市场必会异常火爆,记者日前联系山西旅游界著名摄友杨强,杨先生作为山西资深导游,向记者介绍了山西旅游十大必去旅游景点。
 
清明节发源地:人间仙境介休绵山
    绵山,亦名介山,因2460年前介子推偕母隐居而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寒食)节发源地,举世公认的“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75平方公里,现有14大游览区,360余个景点,可组成寒食清明文化游、佛教文化游、道教文化游、军事养生文化游、休闲山水自然游等五至七日游格局。
    绵山四季宜游,春日山花烂漫,夏日舒爽天堂,秋日满山枫叶,冬日银装素裹。中秋国庆期间可在绵山观明月、赏红叶,因此是绵山最好的游览时节。
    绵山挂祥铃、挂云牌、挂灯,为中华绝技。每逢夜晚,游客可观赏绵山乐团历史、宫廷、宗教、民族、民间歌舞等文艺表演。还可免费观赏景区内的古天文灯图。
    “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齐全,拥有悬崖星级宾馆6座,中高档餐厅7个。住在悬崖上,吃在崖沟边,行在雾中是绵山最大的特色。绵山交通设施完善,旅游车辆齐备,停车场地充裕,导游服务优良。高层游览,均有缆车或电梯提供服务。
 
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大小造像5.1万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16窟至第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健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1500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坏,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1400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对云冈石窟多次进行了大规模地维修工程,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如今,云冈石窟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
 
“世界三大奇塔”之一: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位于朔州市应县城内,应县木塔全称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即建造在佛陀宫殿内专门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塔庙。它与法国的艾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应县木塔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五层,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总高67.13米,比有名的北京白塔还要高16.4米。底层直径30米,总重量约为7400吨,用木料3500立方米,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它的设计极其巧妙,全塔上下没有用一个铁钉,全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外观稳重端庄、比例得当、轮廓优美。全塔上下有54种不同形式、成百上千个斗拱装点于塔身各处,种类之多国内罕见,有“斗拱博物馆”之称。
    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柱头间有栏额和普柏枋,柱脚间有地伏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动。塔内明层都有塑像,头层释迦佛高大肃穆,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头层内槽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比例适度,色彩鲜艳,六尊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更是活泼丰满,神采奕奕,是壁画中少见的佳作。二层由于八面来光,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胁从排列,姿态生动。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塑释迦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利用塔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以增强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近年来在整修塑像时,发现一批辽代写经,刻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画等珍贵文物,在进一步研究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活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
    五台山列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东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因五峰耸峙,山势雄伟,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峰环抱,方圆达250公里。东台望海峰海拔2795米,以观日出望大海闻名;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米,以鸟语花香著称;西台挂月峰海拔2773米,则以见月似银盘徜徉在岩壁间而神奇;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除可仰视斗杓观星宿方位外,还以“风云雷电,出自半麓”而令人惊叹,是五台山最高峰;中台翠岩峰2894米,乃四台山脉之源,石岩奇丽,碧翠生辉,景色非凡,是五台中心。五台北部阴谷处有终年不化的“千年雪”“万年冰”,北台盛夏时亦可偶见降雪,因此五台山亦称清凉山,是夏季避暑胜地。
    五台山历史悠久,北魏孝文帝、隋炀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清高宗等都曾驾幸五台山,至于历朝历代皇帝、皇后遣使札礼五台山者,更是自北魏到清朝,从未间断,翻开五台山各大寺的“庙史”,第一页几乎全是“敕建”二字。五台山也是我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喇嘛教的佛教道场,因此受到西藏、内蒙、青海、甘肃、黑龙江等少数民族的无比尊崇。
    五台佛国也诞生了一大批高僧名师,盛唐时期,这里成了海外信徒留学听经的高等佛教学院,千百年来,印度、日本、蒙古、朝鲜、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佛教徒,很多人都到五台山来朝圣求法巡礼,有些甚至留在五台山修行终身。五台山寺院林立,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古代建筑、雕塑、壁画等文物,是一个古建筑群集中的名山。五台山风光秀丽,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是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五台山人文景观多姿多彩,古韵依然,自然风光奇丽壮观,美画如卷,吸引着国内外佛教信徒和游人前来朝台拜佛,参观文物古迹,游览佛地风光。
 
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珍贵的遗产之一: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晋祠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1500年前,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00多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其中于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最为兴盛,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之典范。保存至今的有盛唐时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100余座,特别是主体建筑圣母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实例。保存在圣母殿内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为当时社会上真实人物的写照,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它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宫廷人物的造像,而且是中国雕塑史上艺术高超的罕见精品。
    晋祠以其独具匠心的总体布局,使建筑伴之以奔流不息的难老泉水、古树名木,将建筑空间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理念。晋祠创建年代久远,跨越时空漫长,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幽美,是许多祠庙建筑难以比拟的。晋祠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最珍贵的遗产。
 
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市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约十六亩)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阁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座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喜喜”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被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1985年,祁县人民政府利用这所古老的宅院成立了祁县民俗博物馆,1986年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陈展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内容有:农俗、人生礼仪、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专门设立了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
    祁县民俗博物馆1998年被省旅游协会评为山西省十大优秀旅游景区,1999年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境内,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遥古城处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属赵国。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为平遥县。清代晚期,总部设在平遥的票号就有二十多家,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更被称“古代中国华尔街”。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以“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座票号“日升昌”。
    平遥古城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有“龟”城之称。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
    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历史文化名镇,是山西晋商大院的典型代表。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处距王家大院2公里,距绵山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王家大院现已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崇宁堡三座建筑群比肩相连,皆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外观,顺物应势,形神俱立;其内,窑洞瓦房,巧妙连缀。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各自卓越的个性风采。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王家大院以其雄伟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的紫禁城”和“华夏民居第一宅”,另外,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唯一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15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被评定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2008年,被评为中国文化旅游十大品牌。
 
中华壮士“飞黄”圣地: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吉县城西45公里,距临汾市16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黄河河床中,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主瀑难以接近,但远远望去,烟波浩淼,威武雄壮;大浪卷着水泡,奔腾咆哮,以翻江倒海之势,飞流而下。
    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巨大的浪涛,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景色分外奇丽。站在河边观瀑,游人莫不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威武雄壮的歌声。
    壶口瀑布的宽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通常情况是,宽度在30米左右,汛期可扩展到50米上下,瀑布落差在20-30米之间。瀑布下方,在连接山西、陕西的七郎窝大桥,瀑布与大桥相映,形成一道诱人景观。平日里“湍似吼千牛”的壶口瀑布,在“冷静”中呈现出别样风情:黄河水从两岸形状各异的冰凌、层层叠叠的冰块中飞流直下,激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映射出美丽的彩虹,瀑布下搭起美丽的冰桥,令人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近年来,壶口瀑布已成为中华壮士“飞黄”的圣地,继柯受良驾汽车飞黄成功后,朱朝晖又成功地驾驶摩托车在这里飞越黄河。
    关于壶口瀑布,民间有众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禹凿孟门。相传尧舜时期,黄河水流到壶口,因受孟门山堵阻,平阳一带常遭严重水灾。尧派鲧治水未成,禹去治水。禹仔细了解了壶口至龙门的地形,决定采取疏通河道的方法来治理洪水。孟门山在龙门之北,治水便从孟门山开始。
 
清代名相陈廷敬府邸: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北留镇境内,是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陈廷敬曾任清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是康熙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景区游览面积10万多平方米,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明清两代,陈氏家族一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
    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所建,名为“斗筑可居”。外城为清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所建,名为“中道庄”。内外城总长为678米,全城总面积3.6万平方米,为城堡式建筑。
    御书楼位于中道庄城门前,俗称“皇阁楼”。整个建筑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金碧辉煌,是皇城旧八景之一。楼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砖砌拱券门洞,上层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厅面。楼始建于康熙五十年,上存康熙帝亲赐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及“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
    石牌坊进入中道庄,迎面有大小两座石牌坊。大牌坊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四柱三门式,雕龙刻凤,众兽环绕。在它的正楼上有四个大字“冢宰总宪”,为陈廷敬一生政治生涯的总结。
    河山楼位于“斗筑可居”内,建于明崇祯五年。楼为三间七层,长15米,宽10米,高23米。最下面一层内设有水井、石磨、石碾、石臼,并有地道直通村外。由于明末社会兵荒马乱,常有起义军侵犯,故修筑此楼。河山楼虽因战乱而建,但它在和平时期却是观景览胜的好去处,所以后人又叫“风月楼”。
    皇城相府景区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御书楼金碧辉煌,河山楼雄奇险峻,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藏兵洞奇妙无穷,南书院曲径通幽,西花园风景别致,紫芸阡御碑林立。纵观相府景区,历史人文底蕴厚重,造型独特,气象万千。
[←]2010高端物业主流派对 [→]中国第一部鼓乐剧《杨门女将》 大会堂首演
  商会动态
 
ag凯发k8国际的版权所有: 北京山西企业商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世纪经贸大厦b座(606室)

电话:  会员部 :010-51798552、财务部、事业部 :010-52860916   

     宣传部:010-53634469           办公室:010-52863828

                                                      传真:010-51798552           邮箱: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