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因其故乡在上党而得名。全国不少地方都种植党参,党参的种类达数十种之多,但是,晋东南与忻州地区出产的党参最受欢迎。
党参,在古代也称之为人参。以写“春城无处不飞花”佳句而著名的李翊,是“ 唐代大历十才子” 之一,他到上党游历时曾写有《送客之铜(革是)》: “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革是)。 佳期别在青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 诗中写到的“铜(革是)”在今山西沁县,这里的“人参”就是指党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把党参列入人参条目之内,并把壶关出产的“紫团参”与辽东、高丽诸参列为上品。其实,以植物学分类来看,党参不同于人参,党参属桔梗科,而人参属五加科,生长的形状也不同。从医药效能上看,二者功用相近,但人参的药用价值大于党参。
晋东南党参产区主要分布在平顺、陵川、屯留、长子、壶关、潞城、黎城等县 。党参的品种很多 ,尤其是潞城的“潞党参”、陵川的“五花芯”、壶关的“紫团参”最为名贵,在国内享有声誉。“潞党参”条长,直组,粗肥,心实肉坚,气味清香甘美。“五花芯”出产于陵川县黄松背一带,因切开参体后,断面的纹路象盛开的五瓣花一样,色鲜味香,花芯沁芳,故名。它具有油性大,粉性足,无渣质,含糖量高,药用性能好的特点 。当地流传的民谚有:“ 千斤参,万斤参,不如黄松背的一棵五花芯。”“ 紫团参” 因出产于壶关县东南部和陵川县交界处的紫团山而得名。紫团山的南庄村一带有条参园沟 ,沟上的庙宇里竖石碑一通 ,记下了当地产参的历史。至今这一带仍广泛流传着党参姑娘传播党参的传说故事。
党参的用途很广,以根入药,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适用于中气虚弱,脾虚泄泻、食少便溏、面黄浮肿等症。据记载,唐、宋、元各代曾做为向皇宫上贡的物品。
党参适宜生长在山地灌木丛中或树林边缘。旧时为了采集到名贵的党参,参农们历尽艰难,饱尝了生活的辛酸,上党流传的一首民谣写道: “药老儿似神仙,荒山野岭遍地串。 寻得药材钱几何,几何粉身命归仙。” 为了采到药材,换得维持生活的费用,甚至要冒着生命的危险。解放后,党参生产发展很快,行销国内各地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及港澳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