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晋商网讯】2010中国商业文化创新论 坛今日在并举行,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孔子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张文台,原全国政协常委、商业部长胡平,中共中央党校韩保江教授,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等近 20位国内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与文化学者,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商业文化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专题演讲。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向太原市授牌,将之定位为全世界“晋商文化之都”。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在致词中说:太原的历史与晋商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明清时期晋商崛起后,太原实际上已成为当时全国的“晋商之都”。晋商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财力雄厚和经营规模宏大上,更主要的是在文化层面上铸造了“晋商精神”。我们在继承发扬传统商业文化精神的同时,更要重视探索、创新和发展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当代商业文化精神。
晋商故里大家都知道是指行政区划的山西省晋中市,因为这里有榆次的常家大院,太谷的曹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祁县的乔家大院,过去晋商的八大家族都在这里,余秋雨先生写的抱愧山西里的中国华尔街主要指的也是晋中的平遥,这片土地上在明清时代涌现出了晋商历史上最辉煌的星座乔致庸、常万达、雷履泰这些辉煌的晋商巨星,更通过乔家大院、走西口这些电视剧在晋中的发生,放大了晋商在山西的热度。在大部分特别是05年以前大家认为晋商就是晋中商人,鲜见晋南晋北乃至太原这些商人觉得和晋商有什么瓜葛。
但是随着山西和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借用各种资源发展政绩、拓展人脉、开发产业成为当红的潮流。特别是中国各大地域商帮文化的崛起,由各种老乡会蜕化而来的地域商帮成为一种潮流。过去说温州人,浙江人,广东人在近几年流行起来谈以浙商,晋商,闽商,湘商等名目繁多的以省份简称为冠名的商帮,有楚商还是鄂商的纠结,有黑龙江黑商的苦恼,有湖南一个地方娄底发明的娄商概念,不一而足。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对联络乡情的最佳纽带地方商帮十分青睐,大作秀场。全国如此,山西也未能脱俗。
因为我尊敬的乡党山西财经大学孔祥毅先生和山西省社科院张正明先生用大量的历史挖掘了晋商曾经在历史上阔过,辉煌过,走出万里茶路,山右之富裕,曾经是明清中国商业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引起了当时山西省委书记王茂林的重视。晋商文化的研究开始得到弘扬和重视。再加上晋中几个大院?旅游的开发和晋商影视剧的拍摄,晋商成了山西人在外面最红火的标签和香饽饽。
太原市过去是太原府,管过晋中这些县市,那时候是晋商之都,只是因为是封建社会,士农工商,商在最后一位,社会地位并不高;现在是省会,是全省的经济文化中心,山西是晋,山西商人都要来省会办事,是晋商最多的地方,所以我是新晋商的中心。过去管过晋中,不管过去和现在我都是山西的经济中心,其实我都是晋商的都城。按照这样的推理,那是不是也要给合肥发个徽商之都,郑州发个豫商之都呢?而河南的商丘认为自己是中国商人的发祥地,和商朝有渊源,每年还搞个华商文化节,认为自己是华商之都。但是如果按照太原成为晋商之都的理论综合,我们伟大的祖国首都北京作为中国历史和现在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中国商人办事的地方,是不是才是真正的华商之都,由联合国发个牌子呢?
太原是晋商之都,很多专家学者已经进行了累牍论证;太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经济雄厚,自然是晋中不能比的需要大家来托下,自然同志们言辞凿凿。媒体影响大,出席规格高,领导力度大,所以晋商之都在历史的烟云里又重新擦亮,成为新时代这个城市的有一个图腾。
而晋中呢,过去归太原管,虽然有那么多晋商文化和历史依存,但是由于晋中本级财政收入少,想在新晋商的联合和崛起上有所作为显得力不从心。晋商故里,多少有点哀凉的烟花味道。即使现在的领导谈晋商文化复兴地,复兴什么,搞几个节庆,谈几次精神,在旅游上吸引点游客,新招有多少,张力有多少,也有点力不从心的味道。
太原和晋中,按照省里的规划,在搞太榆同城化。根据传闻,太原想合并晋中,但是晋中领导不干:合并了,我们这些人怎么安排?其实晋中的老百姓无所谓,跟哪个地方也一样。归了太原更好。成了省会人。这两个城市挨得近,如果晋商之都吞并了晋商故里,文化依存和理论高度结合,太原才是真正的晋商之都。
太原和晋中的双城记,很有意思。晋商故里和晋商之都的高调和低调,心结与矛盾,也是晋中和太原这两个城市在构造太原都市圈中需要整合的一个重要课题。